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雷万锋
领域: 人力资源 
地点: 上海 杨浦
签名: 对潇潇红雨洒江天,一片晴峦人少年.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69
  • 博客访问:127969

专家文章

师说——“回也不改其乐,因其学”读《论语.学而》 2010-09-30

标签: 论语   师说   钱穆  

师说—读《论语·学而》篇

 

LEI/文 2010-3-27

 

 

“学而实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蕴,不亦君子乎?”

朱熹在《四书集注》中注释使用了鸟的意象。钱宾四先生对此有深切的体会。“余尤爱燕子,幼时读《论语》朱注“学而时习之。习,鸟数飞也‘。每观雏燕之数飞,即为吾师。自去北平,燕子少见。遵义以及近郊一山,一溪绕其下,一桥临其上。环溪多树,群燕飞翔天空或数百。盘旋不去,余尤流连不忍去。”(《八十忆双亲·师友杂忆》)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太平岁月闲情逸致的产物,这是在抗日炮火隆隆,在大学南渡、一路颠沛流离之中的感受。或许只有在抗日的炮火映衬下,这一淡然洒脱的快乐才会真正地凸现出来,身居小桥流水的苏州,未必感受得如此深切。正如朱熹是在南宋偏安的压抑气氛之下,对于文化才有如此深沉的感悟。

有一个问题是应当提出来的:“学而时习”何以会产生“乐”?学习本身就是快乐,就是幸福,“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”这是人文教化事业特有的幸福观。在古代西方,有人认为,哲学就是关于幸福的学问。借此类推,孔子《论语》的重点,正是一种教化的哲学。首章点明了全书的宗旨。儒家有一个朴素的信念:人性有一个奥秘,即它本身是值得快乐的。这是一种性与天道的快乐,是人生全局性的快乐。但人们在学习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中承受种种的重负,变得象蜗牛一样,视野狭窄,往往会对这种全局性的快乐视而不见。真正的学习,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抗生命重负、像燕子一样顽强高飞的生活方式。

2008年6月到2009年10月,独自一人住在四平米的阁楼上自得其乐。天天白天上班,晚上读着巫宁坤的《A single tear》.午夜12点,总会感到地铁经过时轻微的颤动。这栋上海老式阁楼的下水道刚好从我这墙壁里通下去,二十四小时的哗哗水声传进耳朵,我把它听成美丽的瀑布而不去想象里面的内容。

这栋老式阁楼位于南京西路梅陇镇广场对面,每天南京路上车水马龙。小楼上的我,独自在暗黄的灯下读古今人物。想到50多年前,郁达夫也曾在静安寺一带住着同样的阁楼。

余每每读此一篇,回首24年的心路历程,虽有起伏,偶经风浪,但最后的结局总是幸福的。我想,人生有趣味,大约是因为有记忆的沉淀,而人对于快乐是很容易忘记的,而对一些苦难中的奋发,奋发中自我的超越是深埋于心的。这些时间的沉淀,串联起来就是很好的收获。人生之所以美好,生活之所以快乐,大致是因为下一个珠子的形状,谁也无法预期。

 

注:钱宾四即钱穆先生,著名国学家。1949年解放后,只身一人到香港创立“新亚书院”。 新亚书院(New Asia College),香港中文大学建校三大书院之一。钱穆的《师友杂忆》中曾看到一则记录,是说钱穆经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介绍到师范去教书,跟钱基博是同事,那时钱穆还很年轻,年轻大概在钱基博与钱钟书之间,大概钱穆小钱基博10多岁,而钱穆比起钟书来,可能也要长个10多岁吧。而钱穆与钱氏父子非出于同宗,所以就按年龄来称呼了。于是钱穆称钱基博为叔父,而钱基博则命儿子钟书也称钱穆为叔父。

推荐
对潇潇红雨洒江天,一片晴峦人少年.
类别:职业化 |   浏览数(2498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